成武县第十届中学组“国学小名士”题库(三)
1.李贺在唐代诗坛被称为(D)
A.诗佛B.诗仙C.诗圣D.诗鬼
2.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A)季节的景色
A.初夏B.初秋C.初春D.初冬
3.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B)。
A.谢灵运B.陶渊明C.王维D.李白
4.宋代词曲之盛起于宋仁宗时。一些词人致力于尝试新曲,以新的词风来推动新的乐曲的流行,这主要是(C)。
A.晏殊B.欧阳修C.柳永D.张先
5.“传道受业解惑”的“业”指(C)
A.事业B.学业C.古人“六艺”之业D.专业知识
6.鲁迅先生称(A)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
7.下列词集中,现被看作是我国第一部词总集的是(A)
A.《花间集》B.《尊前集》C.《金奁集》D.《云谣集》
8.“退避三舍”是说军队退让了多远?(D)
A.三里地B.三十里地C.六十里地D.九十里地
9.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个回答体现出孔子(A)的治国思想。
A.取信于民B.为政以德C.讲究礼节D..因材施教
10.《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是(A)
A.哲学散文集B.历史散文集C.文学散文集D.艺术散文集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自(A)
A.《学记》B.《大学》C.《论语》D.《师说》
1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谁提出的(A)
A.白居易B.柳宗元C.周敦颐D.刘禹锡
13.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
A.阮籍B.嵇康C.刘伶D.向秀
14.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C)。
A.“大元”B.“解元”C.“进士”D.“榜眼”
15.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
A.嵇康B.曹植C.山涛D.阮瑀
16.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C)。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D.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1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B)
A.慧思B.慧能C.神秀D.玄奘
18.宋朝著名的女词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李清照外,还有一位朱淑真。前者的词集叫做《漱玉词》,请问后者词集是(D)
A.《饮水词》B.《花外集》C.《梦窗词》D.《断肠词》
19、(易)柳永有一首词却受到苏轼的推崇,以为“高处不减唐人”,这首词是(B)
A.《望海潮》B.《八声甘州》C.《雨霖铃》D.《满江红》
20.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C)
A.李商隐B.李贺C.李白D.李煜
21.为《毛诗》作笺的儒学大师是(B)
A.董仲舒B.郑玄C.王充D.李善
22.韦应物山水田园诗的风格特色是(B)
A.气骨内敛,意沉调响B.气貌高古,清雅闲淡
C.气势壮大,刚健明朗D.有气端翔,音情顿挫
23.词的长短.分段.韵位.句法以及字声,主要取决于(A)
A.曲调B.内容C.声情D.韵律
24.被推尊为“倚声椎轮大辂”.代表了词的草创面貌的是(D)
A.花间词B.南唐词C.中唐词D.敦煌词
25.词中的领字,多数处于(C)
A.一篇之首B.一片之末C.一韵之首D.一句之末
26.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C)
A.文章B.画作C.乐曲D.军人
27.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28.孝经在中国古代影响很大()曾经亲自为它做注(C)
A.唐高宗B.唐太宗C.唐玄宗D.唐中宗
29.“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就是《学记》强调的(B)。
A.博学于文B.开而弗达C.强而弗抑D.道而弗牵
30.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A)
A.是非之心B.进退之心C.悲喜之心D.善恶之心
31.《学记》是(C)四十九篇中的一篇。
A.《大学》B.《论语》C.《礼记》D.《中庸》
32.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以这则“揠苗助长”的寓言说明了(C)的重要性。
A.巩固性B.启发性C.循序渐进D.因材施教
33.声音之道与政治相通,所以,乱世的音乐显得(B)
A.安详B.怨恨C.愤懑D.欢快
34.出色的文人总是得到盛誉,我们称杜甫为“诗圣”,李白为“诗仙”,欧阳修为“文圣”,那么请问,下面哪位人物被称为“诗家夫子”:(B)A苏轼B王昌龄C陆游D李商隐
35.“人生而静,天之性也”的意思是(C)
A.人生很平静,这是上天注定的B.人生没有大起大落
C.人出生没有情欲,这是天赋予的本性
D.人生的情欲是由上天注定的
3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下列说法对的是(B)
A.凡事预先计划好就会成功,不预先计划好也可能成功。
B.“豫”同“预”。
C.一个人不预先计划好就会成为一个废人。
D.站着预习,等于浪费光阴。
37.中国的五伦中,下列不属于五伦的是(C)
A.仁B.智C.忠D.礼
38.“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A)
A.《论语》B.《荀子》C.《春秋》D.《中庸》
39、“立大学以教国,设庠序以化于邑”中的“庠序”是指什么?(C)
A.公园B.医院C.学校D.监狱
40.《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家教的集大成之作,被誉为(A)
A.家教规范B处世哲学C.集大成之作D.家庭教科书
41.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
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
4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
43.《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
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
44.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
A.胡适之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
45.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
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
46.十三经是历史上十三部儒家经典的总称,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粱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十三经由汉代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最终形成于什么时期?(C)
A.唐朝B.五代C.南宋D.明朝
4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
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众多宫殿D.美丽的地方
48、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B)
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
49、“然则常玉不瑑,不成文章。”出自以下哪篇?(D)
A.《三字经》B.《百家姓》C.《千字文》D.《对贤良策》
50、“强勉行道”的“行道”指什么?(C)
A.行动B.替天行道C.践行圣人的学说或道理D.人行横道
51.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A)
A.永济B.桑落C.汾阳D.绵竹
52.“中庸”的核心思想是(C)。
A.中立B.平庸C.中和D.保守
53.大学之道,(A)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A.在明明德,在亲民B.在名明德,在亲民
C.在明明德,在兴民D.在明名德,在亲民
54.顾炎武与黄宗羲和(D)合称明清三大学者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王夫之
55.出自《明夷待访录》的语句是(D)
A.道无定体,学贵适用B.小疑则小悟
C.发先儒之所未发者D.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
56.下列哪些书不属于历史书籍?(C)
A.《春秋》B.《资治通鉴》C.《天工开物》D.《史记》
57.《三国演义》里关羽被曹操封了什么官衔?(B)
A.卫尉B.偏将军C.光禄勋D.宗正
58.《两都赋》、《二京赋》描绘了哪两个著名古都?(A)
A.洛阳长安B.洛阳开封C.长安北京D.南京北京
5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A)
A.谦B.律C.醒D.查
60.总结提炼出“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学说的古代教育家是(B)
A.朱熹B.王阳明C.韩非子D.黄宗羲
61.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B)
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南柯梦》
62.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C)
A.大都B.中都C.上都D.南京
63.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汗”的意思是(B)
A.天空B.大海C.草原D.高山
64.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B)
A.鹤B.鹅C.鸡D.鱼
65.“美”字最初的含义是(B)
A.羊大即为美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
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D.远方茂盛的森林
6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C)
A.诸葛亮B.曹操C.刘备D.周瑜
67.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久,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D)
A.扁鹊B.孙思邈C.李时珍D.张仲景
68.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
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
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王和周文王
69.“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B)
A.天文.地理.文学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孔子.孟子.老子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70.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C)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B.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C.乡人无不称其善也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7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
7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7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蜀道难》)
7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76.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77.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78.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79.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0.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81.“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中的“柳”是柳永。
82.“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出自李白的诗。
8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月亮。
84.《大学》着重阐述了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修养的目标。
85.“学而优则仕”体现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之一。
86.《中庸》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一篇。
87.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学记》。
88.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欧阳洵的字体。
89.《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石头记》。
90.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长江。
91.《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学著作,今文《孝经》全书共有18章。
92.《史记》中为避免重复,让人物传记相互配合的方法称作互见法。
93.寒食节的由来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或介之推)
94.“丝”、“竹”哪个是吹奏乐器(竹)
95.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药材)
96.“谢公屐”是谁发明的?(谢灵运)
97.梅兰竹菊中苏轼最喜欢的植物是什么?(竹子)
98.“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是谁?(陶渊明)
99.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中多采什么?(红豆)
100.“李沧海”和“巫行云”出自唐代诗人元稹哪一句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