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及以上学历者
根据工业机器人行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需求,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确定本专业的职业领域如下表1: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A | 所属专业类(代码)B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E | 对应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
装备制造大类(66) | 自动化类(6603) |
面向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职业,工业机器人及应用系 统编程操作、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营销服务等岗位(群) | 工业机器人设备操作员 | 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 |
工业机器人运行维护管理员 | 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工 | |||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设计与安装员 |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 1+X证书 | |||
工业机器人营销员 | 市场营销师 | |||
工业机器人示教编程员 | 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 1+X证书 |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机械基础、电气控制、 PLC 编程、工业机器人技术等知识,具备工业机器人基础操作、典型应用等能力,具有 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工业机器人操作、联机调试、维护保养、售后服务等工 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的创新精神;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康体魄;
(4)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与他人合作、沟通,团队工作能力;
(6)具有安全文明生产、绿色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7)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知识目标
(1)熟悉机械制图、掌握电气制图的基础知识;
(2)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知识;
(3)掌握电工电子的基础知识;
(4)掌握电气控制的基础知识;
(5)掌握电机传动的知识;
(6)掌握PLC控制的基础知识;
(7)掌握传感器的选择及运用知识;
(8)掌握液压与气动方面的基础知识;
(9)熟悉工业机器人辅具设计、制造的知识;
(10)掌握工控机、触摸屏等上位机的知识;
(11)熟悉弧焊、点焊的基本原理;
(12)熟悉数控机床电气接口知识;
(13)熟悉机器视觉相关知识;
(14)掌握工业机器人与周边设备的通讯知识;
熟悉产品营销、企业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
3.能力目标
(1)能读懂机器人自动线机械结构图,液压、气动、电气系统图;
(2)会使用电工、电子常用工具和仪表;
(3)能对PLC控制系统进行基本维护;
(4)能拆装、维护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电气系统;
(5)能熟练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现场编程;
(6)会使用现场总线组网控制;
(7)能组装、安装、调试常用工业机器人辅具;
(8)能进行工业机器人产品应用和销售。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机电 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本科: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智能控制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
以学生从事工作岗位为依据确定职业能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主要工作岗位、必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如表2所示:
职业岗位 | 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工业机器人示教编程员 | 1.电气系统安装、调试 | 1.能识读机械原理图 |
2.能看懂自动线电气系统图 | ||
3.能对工业机器人及自动线电气系统进行安装、调试 | ||
4.能编制安装、调试相关技术文档 | ||
2.工业机器人程序编制 | 1.能看懂工业机器人英文操作手册 | |
2.能根据作业对象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编程 | ||
3.能实现工业机器人和外设通信 | ||
3.工作站及作业系统的维护 | 1.能正确认识和掌握工业机器人基本类型、结构、工作原理 | |
2.能进行工业机器人常见故障诊断 | ||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安装调试员 | 1.电气元器件安装 | 1.能识读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 |
2.能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表 | ||
3.熟练安装电工、电子元器件 | ||
2.配接线 | 1.能根据控制要求配线 | |
2.能按照系统图接线 | ||
3.电气系统检测 | 1.会选用及检测常用电工、电子元件 | |
2.能撰写系统检测相关技术文档 | ||
4.控制系统调试 | 1.会使用常用控制系统 | |
2.能编制基本测试程序 | ||
3.能撰写系统测试文档 | ||
5.驱动系统调试 | 1.会选用交流电机和变频器 | |
2.会选用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器 | ||
3.会选用步进电机和步进驱动器 | ||
6.机电系统联调 | 1.能看懂系统机械、电气原理图 | |
2.能根据基本控制要求编制测试程序 | ||
3.能撰写系统联调相关技术文档 | ||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助理工程师 | 1.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方案辅助设计 | 1.能分析客户需求情况 |
2.能根据客户需求情况选择工业机器人 | ||
3.能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外围控制系统 | ||
4.能设计机器人与主控的基本接口 | ||
5.会设计数控系统与主控的基本接口 | ||
6.能针对客户需求编制基本设计方案 | ||
2.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仿真辅助设计 | 1.能使用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进行系统仿真 | |
2.能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电气系统仿真 | ||
3.能使用电气仿真软件进行控制系统仿真 | ||
3.工业机器人工作站主控系统程序辅助设计 | 1.能编制基本主控系统程序 | |
2.能编制安全控制器系统程序 | ||
3.能根据对象对机器人视觉系统进行设置 | ||
4.工业机器人系统程序示教 | 1.会设置工业机器人坐标系统 | |
2.会设置工业机器人作业原点 | ||
3.会使用工业机器人常用指令 | ||
4.能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直线、圆弧轨迹示教 | ||
5.能对工业机器人弧焊系统进行示教 | ||
6.能对工业机器人点焊系统进行示教 | ||
5.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说明文件编制 | 1.会编制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基本使用说明 | |
2.会编制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维护说明 | ||
工业机器人销售、服务助理工程师 | 1.客户需求分析 | 1.能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选型 |
2.能撰写需求分析报告 | ||
2.营销策划 | 1.能根据产品特点进行营销策划 | |
2.能撰写营销策划相关技术文档 | ||
3.产品售后服务 | 1.具备沟通能力,及时明确客户需求 | |
2.能根据客户需求,解决常见技术问题 |
本专业将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大模块,具体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 |
1.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应保证使学生掌握高中阶段教育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科学文化素养,同时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以应用和继续深造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对本专业尤其要加强人文课程的教学,提高综合素质并充分考虑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求。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
2.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本专业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内容设置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适当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和深度,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淡化设计量计算能力,强化定性分析能力,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重新整合课程内容。教学内容要和生产实践相联系并及时反馈最新技术的发展,从应用的角度精选教学内容,教学的安排尽可能地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模式。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机器人工作站的程序编制、机器人工作站作业系统的维护机器人工作站运行维护、机器人工作站周边自动线运行、维护工业机器人运行的工艺调试、机器人工作站的常见故障排除等。
3.社会实践活动或专业拓展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通过互助、体验的方式,将具有民族特征以及时代特征的价值追求融入进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的精神意志得到锻炼,让优秀的价值观念得到认同和巩固。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其内化价值观以及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一种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社会实践活动或专业拓展课程包括:军训及入学教育、职业素质。
表2 公共基础课程简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思想政治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思想政治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45 |
2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228 |
3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85 |
4 | 英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52 |
5 | 体育与健康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152 |
6 | 公共艺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76 |
7 | 信息技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30 |
8 | 历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72 |
9 | 物理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50 |
10 | 劳动 |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76 |
表3 专业基础课程简介
表4 专业选修课程简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自动化设备机生产线调试与维护 | 自动化设备的组成。自动化设备的调试; 自动化设备日常使用与维护。 | 72 |
2 |
机电设备安装 | 机电设备的种类,常用机电设备的分类;机电设备的管理要求;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要求;机电设备的调试验收。 | 72 |
3 |
焊接检验 | 焊接质量检测的内容;焊接质量的检测判别;焊接的主要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焊接质量缺陷的防止; | 72 |
4 |
机电设备营销 | 懂得机电产品营销的特点,能按要求进行机电产品销售工作。 | 72 |
表5 专业拓展课程简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军训及入学教育 | 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军队、爱集体的道德情操。增强国防意识,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增强纪律观念,培养自理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集体观念,增强合作意识。 |
60 |
2 | 中职生职业素养 | 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 | 72 |
5.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本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全面巩固、锻炼实际操作技能,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顶岗实习使学生了解机电设备的类别、使用和生产过程,提高对机电技术的认识,开阔视野;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社会认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学习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社会责任。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每学期教学为18 周(不含为期2周的期中、期末考试),顶岗实习为半年,按20周计算,三年应修总学时数3236学时。应修总学分为179学分。
第1-2学年:每周按28课时计算,实训周按30课时计算,为2118学时,应修总学分折合为118学分。
第3学年:1118学时。其中上课学时518学时,折合28学分;顶岗实习安 排在第六学期进行,实习时间为20周,每周30小时,合计600学时、33学分 (1小时折合1学时,20周为600学时,18学时为1学分,600学时约为33学分)。
表6 三年教学计划运行表
课程 类别 |
序 号 |
课程名称 |
总学时 | 各学期教学周数、学时分配 |
授课方 | ||||||
1 | 2 | 3 | 4 | 5 | 6 | ||||||
18 | 18 | 18 | 18 | 18 | 20 | ||||||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
必修 | 1 | 思想政治 | 145 | 2 | 2 | 2 | 3 | 学校 | ||
2 | 语文 | 205 | 2 | 3 | 3 | 3 | 2 | 学校 | |||
3 | 数学 | 156 | 2 | 2 | 2 | 2 | 2 | 学校 | |||
4 | 英语 | 152 | 2 | 2 | 2 | 2 | 2 | 学校 | |||
5 | 信息技术 | 130 | 2 | 2 | 2 | 2 | 学校 | ||||
6 | 体育与健康 | 152 | 2 | 2 | 2 | 2 | 2 | 学校 | |||
7 | 公共艺术 | 76 | 1 | 1 | 1 | 1 | 1 | 学校 | |||
8 | 历史 | 72 | 1 | 1 | 1 | 1 | 1 | 学校 | |||
9 | 物理 | 50 | 1 | 1 | 1 | 学校 | |||||
10 | 劳动 | 60 | 1 | 1 | 1 | 1 | 学校 | ||||
小计(占课时总比例37.02%) | 1198 | 15 | 17 | 17 | 17 | 11 | 学校 | ||||
专业技能课程 |
必修 | 1 |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理实一体化) | 85 | 5 | 企业 | |||||
2 | 工业机器人保养与维护(理实一体化) | 64 | 2 | 2 | 企业 | ||||||
3 |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安装与调试(理实一体化) | 78 | 3 | 3 | 企业 | ||||||
4 | 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 | 72 | 4 | 校企 | |||||||
5 | 工业机器人三维建模 | 44 | 4 | 校企 | |||||||
6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 64 | 4 | 校企 | |||||||
7 | 机械基础 | 64 | 3 | 校企 | |||||||
8 | 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 | 85 | 4 | ||||||||
9 | 液压与气压传动(理实一体) | 102 | 5 | 学校 | |||||||
10 | 电器与PLC控制技术(理实一体) | 93 | 3 | 3 | 校企 | ||||||
11 | 单片机应用技术基础(理实一体) | 88 | 7 | 校企 | |||||||
12 | 维修电工(理实一体) | 143 | 4 | 3 | 1周 | 校企 | |||||
13 | 钳工技能训练(理实一体) | 60 | 1周 | 1周 | 校企 | ||||||
14 | 工业机器人专业技能实训(含1+X) | 270 | 3周 | 6周 | 校企 | ||||||
15 | 顶岗实习 | 600 | 20周 | ||||||||
小计(占课时总比例60.00%) | 1912 | 11 | 9 | 11 | 11 | 17 | 600 | ||||
社会实践活动或专业拓展 | 1 | 中职生军训教育课程 | 60 | 2 | 学校 | ||||||
2 | 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 | 66 | 2 | 校企 | |||||||
小计(占课时总比例3.9%) | 126 | 2 | 2 | 0 | 0 | 0 | 0 | ||||
周课时 | 28 | 28 | 28 | 28 | 28 | 30 | |||||
总合计课时:3236 | 实际课时:2636 注:第六学期是考试期间,总复习 |
坚持“四有”标准,紧扣机电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展教师综合能力培训,提升教师的德育和思政工作能力,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备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技术服务能力 “三项能力”的好老师。
1.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90%以上,至少1名以上中级职称,“双师型”专业教师占40%以上,有一名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2.专业专任教师应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尽量具备相关专业资格证书,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熟悉企业情况,具备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实施的能力。
3.聘请本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的20%-25%。所聘人员应具有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 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管理经验。
1.校内实训场地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教学需配备相应的实训设备,主要有钳工实训场地与设备、焊工实训场地与设备、电工电子实训室、液压气动实训室、PLC实训室、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等,附表7如下。
表7 附实训设施配置要求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设备名称 | 单位 | 数量 |
1 | 通用电工实训 室 | 通用电工实验装置 | 台 | 20 |
万用表 | 件 | 20 | ||
电压表 | 只 | 20 | ||
电流表 | 只 | 20 | ||
三相电能表 | 台 | 40 | ||
电工工具 | 套 | 40 | ||
插座、开关 | 台 | 70 | ||
电子综合实训台 | 台 | 20 | ||
万用表 | 只 | 40 | ||
电子产品实物 | 套 | 20 | ||
电子装配工具 | 套 | 20 | ||
2 | 电子实训室 | 电子元件实物 | 套 | 若干 |
函数信号发生器 | 台 | 20 | ||
高频信号发生器 | 台 | 30 | ||
数字示波器 | 台 | 20 | ||
3 | 电气装配实训室 | 电气装配实训台 | 套 | 80 |
万用表 | 件 | 10 | ||
摇表 | 件 | 2 | ||
钳形电流 | 件 | 2 | ||
投影设备 | 套 | 2 | ||
电脑 | 台 | 2 | ||
4 | 仿真室 | 配各种教学及仿真软件 | 套 | 3 |
投影设备 | 套 | 5 | ||
电脑 | 台 | 80 | ||
5 | 机械制图室 | 制图桌 | 套 | 50 |
挂件 | 套 | 25 | ||
模型 | 个 | 20 | ||
投影设备 | 套 | 1 | ||
电脑 | 台 | 1 | ||
6 | 单片机应用实训室 | 单片机控制功能实训装置 | 台 | 35 |
机械手 | 套 | 35 | ||
微机 | 台 | 35 | ||
7 | 钳工实训室 | 钳工实训台 | 台 | 25 |
划线平板 | 台 | 25 | ||
钳工工具(划线、锯、锉、錾、刮研等) | 套 | 25 | ||
钳工量具(钢直尺、游标卡尺、千分尺、高度尺、万能角度尺等) | 套 | 25 | ||
立式多用钻床 | 台 | 2 | ||
立式砂轮机 | 台 | 2 | ||
台虎钳 | 台 | 40 | ||
组合夹具 | 套 | 10 | ||
摆环箱 | 台 | 10 | ||
拆装工具 | 套 | 10 | ||
8 | 机械装配实训室 | 投影设备 | 套 | 1 |
电脑 | 台 | 1 | ||
9 | 低压电气控制实训室 | 低压电器控制实训装置 | 台 | 25 |
电动机 | 组 | 20 | ||
配线工具及仪表 | 只 | 60 | ||
投影设备 | 套 | 1 | ||
电脑 | 台 | 1 | ||
10 | 液压与气动实训室 | 液压实训台 | 台 | 4 |
气动实训台 | 台 | 4 | ||
元件拆装实训台 | 台 | 1 | ||
液压元件 | 套 | 35 | ||
电脑 | 台 | 1 | ||
PLC | 台 | 1 | ||
砂轮切割机 | 台 | 1 | ||
气动元件 | 套 | 35 | ||
电器元件 | 套 | 35 | ||
投影仪 | 台 | 2 | ||
空气压缩机 | 台 | 1 | ||
氧气瓶 | 件 | 4 | ||
乙炔瓶 | 件 | 2 | ||
二氧化碳瓶 | 件 | 1 | ||
氩气瓶 | 件 | 1 | ||
11 | PLC实训室 | PLC实训装置 | 套 | 20 |
投影设备 | 套 | 1 | ||
电脑 | 台 | 1 | ||
12 | 机电一体化实训室 |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 套 | 9 |
投影设备 | 套 | 1 | ||
电脑 | 台 | 1 | ||
13 | 工业机器人实训室 | 汇博机器人-ABB | 台 | 4 |
智能制造单元 | 组 | 4 | ||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 | 台 | 4 |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有多家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认知实习、生产性实训、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实习活动。实训设备齐全,实训岗位和实训指导教师确定, 实训管理制度齐全,附表8如下。
表9 校外实训基地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 合作企业名称 | 用途 | 合作深度要求 |
1 | 潍坊光大有限公司 | 跟岗实习、顶岗实习 | 提供实训、就业场所 |
2 | 捷远电气有限公司 | 跟岗实习、顶岗实习 | 提供实训场所 |
3 | 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 | 跟岗实习、顶岗实习 | 提供实训场所 |
4 | 海信日立机械有限公司 | 跟岗实习、顶岗实习 | 提供实训场所 |
5 | 三利集团限公司 | 跟岗实习、顶岗实习 | 提供实训场所 |
6 | 江淮汽车 | 跟岗实习、顶岗实习 | 提供实训场所 |
7 | 广数(山东)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跟岗实习、顶岗实习 | 提供实训场所 |
8 | 智奥新能源有限公司 | 跟岗实习、顶岗实习 | 提供实训场所 |
1.教材
选用中职规划教材,以国家规划教材为主,鼓励校企合作开发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鼓励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教材。
2.数字教学资源
依托优质教学平台,优先从国家级数字化资源库中选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加之,我校教师主持的省级精品课程资源、优质课程资源,鼓励老师开放建设与课程配套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试题库等线上资源,与企业合作开发虚拟软件,建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信息化教学的数字教学资源。
为改善教学效果,建议在专业技能教室、实训室等场所,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坚持学中做、做中学,积极推进“智慧云平台”在线课程、教学平台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施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探讨学习和课后巩固学习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学生实训课程的教学中,紧紧结合实践需要,充分利用学徒制模式,指定企业师傅进行指导与考核。
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理论考核与实际考核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考核与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与针对性,注重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严格落实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加大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在课程中的比重。
教材的编写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参照本方案课程标准、结合当地生产需要、兼顾学生认知程度,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理论知识的必需、够用为原则,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的编排和呈现,要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并融入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大赛的内容。突出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教材的编写还应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教材编写要充分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特点,每个项目包含动手操作和相关知识链接,便于贯穿“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项目、任务要具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另外对于本专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教师应及时补充。结合教材内容,开发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并且进行网络共享,提高教材的使用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
1.在校学习期间(含校外顶岗实习期间)无违法或严重违纪行为,思想品德鉴定合格;
2.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全部学习内容,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所有课程经考试或考核合格;
3.顶岗实习期满,提交了符合要求的顶岗实习材料和企业实习鉴定。
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对接职业岗位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需要,鼓励学生毕业时考取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至少两项,分别为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初级)、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证书(初级)、市场营销师(初级)、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证书(初级),证书部分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不易融入部分单独讲授。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